如何預防孩子遭受校園欺凌 讀者提問: 我家孩子上小學三年級,看了網上各種關于校園欺凌的新聞,我很擔心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遭到欺凌。如何預防孩子遭受校園欺凌?作為家長我可以做些什么? 專家答問: 這位家長的擔憂,不少為人父母者都...
不要錯把任性當個性 一位家長在班級家長群里公開給班主任留言:從今天開始,我家孩子所有的第一節(jié)早課不上,讓他睡到自然醒。他現在的睡眠比早課重要些。孩子小,還不適合太早起來。我作為大人,太早了也受不了,不想起來。隨后,這...
減少焦慮 理性育兒 在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中小學生家長面臨著種種壓力和挑戰(zhàn),教育焦慮似乎也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有研究表明,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焦慮主要集中在學業(yè)方面,引起焦慮的因素占比最高的依次是學習成績、學習習...
怎么讓孩子愿意出門玩 讀者提問: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但是孩子不愿意出門和小伙伴交往也不愿意出門玩耍,就喜歡待在家里自己玩或看電視。請問孩子這樣的表現正常嗎?怎么才能讓孩子愿意出門玩?專家答問:這位家長...
大數據助力精準家訪 信息化時代,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推動家校協同育人,實現“1+1>2”的家校共育成效?浙江省永康市在當地教育局的推動下,推出基于大數據的“幸福1+1”家校共育平臺和精準家訪方案,整合實地家訪和數字家訪優(yōu)勢,推...
擁有這項能力,人生才能幸福 社會與情感能力是指個體在社會互動中表現出的情感智力,包括情緒管理、自我意識、自我激勵、社交技巧和人際關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2019年,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了青少年社會與情感能力研究的國際...
讓每一個生命詩意棲居 “爺爺奶奶,今天的數學課上,老師教我們學習了用撲克牌計算24點的游戲,我來教你們一起玩吧!”“奶奶,明天我們班要開展整理書包比賽,您能教教我怎么把書包整理得又快又好嗎?”……這些是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
教育的魅力在生活 生活教育是兒童青少年成人成才的重要且必要的途徑。50年來從事兒童教育的經歷,讓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孫云曉習慣站在兒童青少年的視角思考教育問題。他一直主張教育的魅力在生活,家庭教育要充分發(fā)揮生活教育...
著力提高新時代家庭教育的科學性 在建設教育強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加強家庭教育、促進校家社協同已經成為推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增長點。在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院。該校校長錢旭紅表示,家庭教育研...
班主任應成為家校溝通的行家里手 不少教師對和學生家長打交道有點兒發(fā)怵。有年輕教師最擔心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家長交流。學校召開家長會時,教師該和家長談什么、怎么談、遇到家長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該怎么辦?如果教師缺乏經驗、心里沒數,...
歲在甲辰譜新篇。自3月2日創(chuàng)刊以來,校家社周刊已在廣大讀者的陪伴下走到歲末。在這一年里,我們以“協同”為軸,以學校、家庭、社會為線,探討了家校社協同育人何以實現、該在何處著力...
盡管學校與社會協同開展科學教育已經有豐富的實踐,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è)等校外場所與學校共同構成科學教育的重要支柱,為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和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開辟了新的路徑...
在教育的廣闊海洋中,教師像是領航的燈塔,用愛與智慧照亮學生成長的航道。我與學生海洋的故事,便是這樣一場充滿挑戰(zhàn)與驚喜的航行。 初次見到海洋是在一年級開學不久的教室里,那...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的尊師重教傳統(tǒng)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前不久,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fā)了《進一步加強尊師惠師工作的若干措施》,進一步加強教師待遇保...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靖城小學學生在參加布藝設計制作活動。 王曉燕 攝 當前,勞動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重視??茖W有效地開展學生勞動素養(yǎng)評價是...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fā)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力爭到2025年在50%的縣建立“教聯體”,到2027年所有縣全面建立“教聯體”。時間緊、任務...
深圳市南山區(qū)流動科技館在各學校巡展,深受學生歡迎。張宇嫻 攝 ■話題聚焦·科學教育系列① 科學教育是科技強國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培養(yǎng)具備科學素養(yǎng)和探索精神的青少...
說到陪伴孩子,總有家長感慨說:“生活節(jié)奏這么快,工作又很忙,真的沒有時間陪孩子。”實際上,當我們足夠重視一件事情,每天一定能抽出時間去做這件事情。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并不在于...
“在寫親子日記的過程中,我也靜下來反思,對孩子和愛人的態(tài)度也逐漸變得更有耐心與包容,家庭中的沖突漸漸變少,我和愛人的關系也更加和諧,整個家庭變得越來越溫暖!”日前,在山東省...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fā)《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同向同行,凝聚育人合力。這項工作正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怎么建設“教聯體”?怎么建好“教聯體”?...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212o0.cn All Rights Reserved.